篇一: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
故事一:红船初航
1919年,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火种,在中国浙江省湖州一带被点燃。一群共产主义青年,在这片土地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中国共产主义小组。他们聚集在红船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红船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也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航程。
故事二:长征逆袭
1934年,红军面对国民党的围剿,被迫踏上了艰辛的长征之路。纵横8000多里的长征,是一次生死考验。红军经历了艰苦的山川峡谷、险峻的雪山草地,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一段壮丽的历史。在长征中,红军战士面对困境从不言弃,坚持着无产阶级革命理想,最终取得了巨大胜利。
故事三:小岗村的火种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而在安徽省六安市的小岗村,一场小小的农村改革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村里的一些农民秘密召开了会议,决定取消集体化经营,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决策引爆了农民对于自主发展的渴望,也为中国农村改革开了一个大门。
故事四:东方红的背后
1964年,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科技的道路。然而,在这一背后,有着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辛勤努力。他们克服1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了无数困难和挑战,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实验和设计,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故事五:解放军的誓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北平城墙上,解放军战士郑成功起誓: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誓死捍卫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个誓言如同一块磐石,载满了解放军英勇争斗、献身国家的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忠诚而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誓言。
故事六:伟大领导者的智慧
中国共产党有着伟大的领导者,其中毛泽东主席是其中的代表。毛泽东主席在思想理论和军事战略上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智慧。他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南。他也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先瞻性的措施和政策,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故事七:抗击非典的勇敢
2003年,中国面临非典疫情的肆虐。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医护人员放弃休假,日夜奋战在一线。他们不畏艰险,服从组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
故事八:脱贫攻坚的奇迹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贫困人口众多的国家。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通过坚决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惊人的脱贫成就。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贫2未知驱动探索,专注成就专业
困户,如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成就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指导方针的巨大力量,也体现了人民的凝聚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故事九:科技创新的力量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策。中国的科技企业蒸蒸日上,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故事十:中国梦的扬帆起航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伟大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秉承着中国梦的理念,为中国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上是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它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的光辉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奋斗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篇二: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党史故事【18篇】
故事1:红船精神的传承
1921年的一个夜晚,南湖之畔,一艘红漆船上聚集着29位有志青年,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在这艘红船上,他们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红船成为了共产党的象征和精神的寄托。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面旗帜。它不仅代表了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承载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希望。红船的航行,从未停止。
故事2:井冈山的伟大胜利
1928年,井冈山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挥中心。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经历了艰苦的斗争,战胜了敌人的围剿。井冈山的胜利,不仅为共产党人开辟了一片奋斗的疆土,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井冈山所展现出来的决心和勇气,是共产党人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革命的伟大和党的力量。
故事3:长征的壮丽画卷
1934年,红军面临着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保存力量,他们开始了著名的长征。红军穿越大江大山,跋涉万里,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他们克服了风雪、草地、河流和敌人的追击,最
终胜利地到达了陕北。
长征不仅是一次战略撤退,更是一次对共产党人坚韧品质的考验。长征的壮丽画卷,永远铭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
故事4:延安精神的熔炉
1935年,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延安,共产党人开展了伟大的革命斗争和精神建设。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实践论》等著作,以及“为人民服务”等思想观念在这里诞生。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藏,它包含了对真理的追求、党群关系的良好和对人民利益的忠诚。延安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塑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5:抗日战争中的英雄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奋起抗击侵略者,他们组织了广泛的抵抗运动,并与国民党军队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他们中的许多人壮烈牺牲,但他们的英勇事迹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故事6:新中国的诞生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走向富强和幸福的新时代。
故事7: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多个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从以农业为基础的初级阶段到以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阶段,共产党人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政策,如农村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虽然其中有些实践经验教训,但共产党人依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故事8: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
197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实行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共产党人不断总结教训,推动建设
和进步,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9:党的建设与思想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自身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和党员的思想教育。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共产党人通过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党内民主和反腐倡廉等工作,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故事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
这一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和新要求。为了实现“四个全面”,共产党人需要继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加强法治建设,确保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故事11:红军不怕远征难
故事发生在西北大地上,红军远征西北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乡。红军穿越戈壁沙漠和高山峡谷,长途跋涉,与敌人进行
战斗。
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艰苦奋斗,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和命令。他们忍受饥饿和严寒,跋涉艰难的山路,经历了层层的围堵和包围,最终胜利到达陕北。
故事12: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故事讲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事迹。这个革命家出身贫寒,受到剥削和压迫。他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和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决心改变这一切。
他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投身革命事业。他努力学习,发展自己的理论水平,研究实践,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故事13: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故事发生在新中国的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康到中等发达社会的发展目标。共产党人发动人民,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通过经济改革和计划,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走上了富强和幸福的道路。
故事14: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故事讲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面对敌人的侵略和围剿,人民军队坚决奋起抵抗,保护人民的利益。
人民军队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指挥枪,努力提高自身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他们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敌人,最终保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安全。
故事15: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斗中锻炼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共产党人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决反对腐败现象。他们注重自身修养,严守党纪党规,以身作则,树立了良好的党风和党员形象。
故事16:党的群众路线
故事讲述了共产党人的群众路线。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先进性和人民性,提倡党员和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共产党人获取了大量的情报和舆情分析,为党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种群众路线的实践,极大地推动了党的事业的发展。
故事17: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
故事讲述了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原则。
共产党人认为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始终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他们主张民主和法治,倡导忠诚和担当,追求公平和正义,崇尚和谐和自由。
故事18:中国梦的实现
故事讲述了实现中国梦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民族振兴为己任。
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们致力于加强国家的军事和科技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通过不断努力,中国共产党正在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是在革命斗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从红船精神的宣示到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一直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有许多可以被称为“红色传奇”的故事。其中,红军长征是一段特别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许多共产党人在长征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无数困难和艰险,最终胜利地到达了陕北,延安成为了革命的指挥中心。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宝藏,它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坚韧品质和对事业的无私奉献。
在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还展现了良好的群众路线。共产党人深入到百姓中间,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艰苦的长征
路上进行民主决策。这种群众路线的实践不仅增加了共产党人对社情民意的了解,也加强了党员和群众的联系,凝聚了人心,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政策。通过加强党纪党规、开展反腐倡廉等工作,共产党人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了党的权威和党的事业的延续。
中国共产党还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
篇三: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五分钟党史小故事(通用6篇)【篇1】五分钟党史小故事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创造了思想条件。李大钊是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组织。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带领北方党组织协助五三十运动,协助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到酷刑,始终保护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勇敢正义,时年38岁。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是李大钊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创立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会消失,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篇2】五分钟党史小故事60年代初,总军械部建制撤销,王树声的住房成了其他单位的属地,有关部门为了方便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另选地点为他建造新居。他们先是为他选择了一处某自治区的驻京办事处,这里环境相当幽静,王树声看后感到也满意。但当他了解情况后摇起了头,连说:"不妥,不妥,这有违我们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几年以后,他们又在东城为他找到了一个旧院落,独门大院,相当理想,但当王树声得知这里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机关,只因工作人员都被红卫兵赶跑了而空着时,又摇起了头:"这是违反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最后,他们又在五渊潭附近为他选择了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如画的宅基地,王树声先很满意,可当他注意到为自己建房要迁走几户老百姓的民房,还是摇起了头:"我看这件事还是算了吧!不要因为我建房而把老百姓赶走了"就这样,王树声大将在他进京时修建的那座平房里,一住就是18年,直到他长辞人世。【篇3】五分钟党史小故事1889年,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坤村。从小父母就去世了,由爷爷教育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上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李大钊积极参与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美丽的河山。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谴责旧礼教、旧道德,对封建顽强势力展开激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帅。他发表的《青春》一文,呼吁青年冲决历史的束缚,消除历史的污秽,创造新民族的生命,恢复民族的青春。俄罗斯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李大钊,他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的比较观》、《平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热情地赞美十月革命,他自信地预言试试未来的世界,一定是红旗的世界。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李大钊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
上发布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李大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创造了思想条件。李大钊是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钊等革命家开始协商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初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推进建立全国组织。中共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组织。从1922年到1924年,他受到党的委托,奔赴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为建立第一批国共合作的统筹战线做出重大贡献。李大钊还带领北方党组织协助五三十运动,协助北伐胜利进军,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为大革命胜利推进做出卓越贡献。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在北京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受到酷刑,始终保护党的秘密,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李大钊勇敢正义,时年38岁。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是李大钊辉煌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创立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会消失,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篇4】五分钟党史小故事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对于陈云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的爱人于若木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乘过陈云的小汽车。他的女儿陈伟华在1977年国家恢复后,从农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工作。考虑到教学一线教师紧缺,她在陈云的鼓励下毅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工作岗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直至退休。陈伟华弃政从教的事迹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美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陈伟华忆称,“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2年7个月,“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姊姊曾到江西给父亲做饭,照顾他的生活10个月”。爸爸对姊姊说,“你在我这儿10个月,没有给国家干事,是为了照顾我,你不能拿国家的工资”。让姊姊把这10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篇5】五分钟党史小故事你好!大家好!今天举起马灯照万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在夜行军中,红军士兵经常看到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士兵的灰色军服,提着明亮的马灯,站在危险的十字路口,盯着同志们说:小心,小心!他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1934年10月11日,为保存革命实力,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2.5万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破,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飞机实施了包围。这样,红军只能在白天隐藏,晚上行军。林伯渠同志当年是红军总供应部长和总没收委员会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负担有多重!为了保证部队的供应,他总是带领士兵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照顾了近半年的老士兵夜间行军,组织从被捕的几盏马灯中分发了一盏。但是,林伯渠的同志没有个人占有这个小马灯,所以必须给大家照亮。一天晚上,部队越过了四川天全国名为虎岭的山,突然从前面传来了啊啊的声音,林伯渠急忙询问,前面有溪沟,小士兵过沟时不小心掉下来了。林伯渠三步走两步赶上,举着马灯拍照,看到沟里有度,沟上只有一棵树,朝下看,黑咕咚没有底,隐隐地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只听到小士兵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到了小马灯!我看见了小马灯!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声,林伯渠一边安排人梯,一边找绳子吊灯。看到马灯沿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走,终于拉起了小士兵,恢复了生命。这时,林部长拿着棍子举着马灯,根据独木桥大声下定决心命令说:快,快过桥!这突然破坏了警卫邓小平,摩擦着双手的心。林部长,你要举多久?不管时间有多长,都要保证士兵们过桥没有危险。来吧,我们俩轮流举行,20分钟就是一轮。看到马灯下士兵匆匆过桥,四个小时过去了,部队全部过去了,已经是午夜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最后一次旅行。第二天,每天刚刚闪闪发光,球队全部抵达两河镇。迎面来朱德总司令官,拉着林部长笑着说:辛苦了,有个女士为你唱歌,她是小士兵的乡下人李真。
这时,只听了掌声,山歌进入云中。年过半百的老英雄,当部长,当兵。山高水深怕什么,举着马灯照万人。谢谢大家【篇6】五分钟党史小故事你好!大家好!今天举起马灯照万人的故事,在长征路上,在夜行军中,红军士兵经常看到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普通士兵的灰色军服,提着明亮的马灯,站在危险的十字路口,盯着同志们说:小心,小心!他是中央苏区财政部长林伯渠同志。1934年10月11日,为保存革命实力,中国领导的工农红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2.5万里长征。*为了阻止红军突破,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飞机实施了包围。这样,红军只能在白天隐藏,晚上行军。林伯渠同志当年是红军总供应部长和总没收委员会主任,可以想象他肩上的负担有多重!为了保证部队的供应,他总是带领士兵去打土豪。为了保证他的工作,也适当照顾了近半年的老士兵夜间行军,组织从被捕的几盏马灯中分发了一盏。但是,林伯渠的同志没有个人占有这个小马灯,所以必须给大家照亮。一天晚上,部队越过了四川天全国名为虎岭的山,突然从前面传来了啊啊的声音,林伯渠急忙询问,前面有溪沟,小士兵过沟时不小心掉下来了。林伯渠三步走两步赶上,举着马灯拍照,看到沟里有度,沟上只有一棵树,朝下看,黑咕咚没有底,隐隐地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只听到小士兵的声音:我还活着,我看到了小马灯!我看见了小马灯!听到远处传来的叫声,林伯渠一边安排人梯,一边找绳子吊灯。看到马灯沿着人梯走,人梯随着马灯走,终于拉起了小士兵,恢复了生命。这时,林部长拿着棍子举着马灯,根据独木桥大声下定决心命令说:快,快过桥!这突然破坏了警卫邓小平,摩擦着双手的心。林部长,你要举多久?不管时间有多长,都要保证士兵们过桥没有危险。来吧,我们俩轮流举行,20分钟就是一轮。看到马灯下士兵匆匆过桥,四个小时过去了,部队全部过去了,已经是午夜了。林部长这才带着警卫最后一次旅行。第二天,每天刚刚闪闪发光,球队全部抵达两河镇。迎面来朱德总司令官,拉着林部长笑着说:辛苦了,有个女士为你唱歌,她是小士兵的乡下人李真。这时,只听了掌声,山歌进入云中。年过半百的老英雄,当部长,当兵。山高水深怕什么,举着马灯照万人。
篇四: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
党史是一部生动的历史,其中充满着许多精彩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或许不是很长,但却能够深刻地反映出党的光辉历程。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十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党的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一群年轻人对国家命运的责任与使命。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长征。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他们历经艰险,跋涉万里,最终胜利完成了这段伟大的历史壮举。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抗日战争。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在敌人的铁蹄下,他们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四个故事,是关于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第五个故事,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六个故事,是关于改革开放。1978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了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七个故事,是关于对抗自然灾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展现了党的担当和责任。
第八个故事,是关于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成功实现了全面脱贫,让数以亿计的人民走上了幸福生活。
第九个故事,是关于疫情防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最终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
第十个故事,是关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十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彰显了党的伟大力量和人民的伟大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篇五: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党史小故事简短
一、从一个小故事看党的初心和使命
1.1“舍小家为大家”的温州纺织工人
早年间的中国,工人阶级的生活艰苦,劳动条件恶劣。
1962年,温州市的一个纺织工厂出现了一位叫陈辉的工人。
陈辉暗中与同事商议,捐出自己三个月的工资,帮助贫困同事们。
陈辉的举动鼓舞了整个工厂的工人,大家纷纷效仿。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红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2.1红军长征途中的生命关头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面对敌人的追击,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关头。
当时,一个叫王秀英的战士,身患重病,已经无法行走,但仍无怨无悔地坚持着。
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行军速度,王秀英母亲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将王秀英放在一个背篓里背过长江。
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三、解放战争中的勇士故事
3.1“修桥人”程开甲
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程开甲所在的部队行军时遇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
桥被敌军破坏,程开甲毅然跳入河中,多次潜水挖掘,将炸毁的桥修复完成。
他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解放战争中的共产党人对于胜利的决心和毅力。
四、改革开放中的奋斗故事
4.1李连杰的影响力
李连杰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功夫明星,他为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出色表演使中国功夫得到了国际认可,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连杰始终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他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鲜活的例子,展现了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中国取得的文化成就。
五、小故事中的共产党人精神
5.1奋斗、创新、担当的共产党人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先进性,也可以看到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共产党人以奋斗精神,勇往直前,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共产党人积极创新,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为人民谋幸福。
共产党人肩负起历史使命,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始终站在人民的一边。
在新时代,共产党人将继续发扬这些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篇六: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党史小故事简短
党史小故事
党史上有很多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很短小,但是,它们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引人深思的价值。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党史小故事。
一、苏区十万大山中,腐烂文化遭到毁灭
苏区十万大山中,革命军一面开疆拓土,一面开展文化运动,将山民文化中的腐朽思想进行了痛斥批判,使其逐渐消亡。同时,革命军还兴办文化学校,培养更多的知识分子,让他们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查幸福的女儿
查幸福是一位老红军,他的女儿从小就秉承父亲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勇敢地与反革命分子作斗争,捍卫了我们党的声誉,后来她还参加了云南省委的工作,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黄继光牺牲的故事
黄继光是新中国成立时期的英雄人物,他在血战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和英勇果断。最后,他在保卫祖国的炮火之下,壮烈地牺牲了,成为了大家心中永远的英雄。
四、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他还非常善于思考和创新,成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开创者。
以上就是一些党史小故事的介绍,虽然它们有些短暂,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却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认真学习党史,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
篇七: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10个简短的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一:
1959年,王树声在军事科学院上班时,他天天拿着饭盒到公共食堂排队买饭。接待外宾和出国访问时,外宾送他一些大小礼品,他都如数上交国库。一次,新来的勤务员几次将小礼品拿到车上说:王部长,人家说了,这礼品是送给首长您个人的。王树声却严肃地说:我这个国防部副部长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外宾打交道的,礼品怎么会是赠送我个人的呢?公私分明,是我们革命战士的一个起码准则,今后务必牢记啊。
党史小故事二: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
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党史小故事三:
“半条被子”的故事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家,看到徐家简陋的床铺上只有一件蓑衣和一条破棉絮,她们便拿出仅有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以及她一岁的儿子合盖。几天后,部队临行前,3名女红军执意要将行军被送给一贫如洗的徐解秀,但徐解秀说啥也不肯接受。你推我让之际,一位女红军用剪刀将被子剪成两半,将半条被子交给了徐解秀。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正因为有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能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伟大成就。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今天我专门来这里看望乡亲们。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我们即将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接下来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更加幸福。
党史小故事四:
新中国成立后,董必武住进了北京。董老的夫人何莲芝怕他年岁大了,受不得风寒,就将自己在延安大生产中劳动所得而积攒下的钱给他买了一顶帽子。董必武问花了多少钱。何莲芝怕他嫌贵,就骗他说只花了二三十元钱。过了些时日,董老又向何莲芝问起这顶帽子的价格。
何莲芝依然没有改口说:“你怎么不相信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摇了摇头说:"你呀,骗我还说我不相信你,你自己看看。"说完,取下帽子,指了指帽子里沿的标价。何莲芝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原来,何莲芝买帽子时,没有注意到帽子里还有标价。
之后,董必武在开党员生活会的时候,还专门拿这个事作例子作了自我批评,并写了一个横幅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
掩卷而思,一个小故事,道尽了共产党人克己奉公、勤俭节约的精神;一个小故事,直击心灵,发人深省。我们现代人在面对众多诱惑和欲望的时候,如果能如同董必武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一样,自律、自省,在生活中每件小事中鞭策自己,那么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必然会是那个坚定信仰,奋勇前进的人。
党史小故事五:
1949年10月1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党史小故事六:
今天给大家说说周总理的两把椅子,很少有人知道周总理从病重到去世使用过一把特制的椅子。
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找到我说:“总理叫我来找你,他有事要见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们当即驱车来到北京
305医院。总理把我叫进他的病房。走进总理的病房,只见他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椅子右边地上有个瓶子与他身上的管子相连,里面有多半瓶的血水……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显得很憔悴,只有剑眉下那双睿智的双眼仍和过去一样。
见到我,总理说,“倪志福同志,我一天到晚只能坐在这把椅子上,很难受。我想请你帮我设计一把椅子,像飞机座椅那样,靠背可以放下来,让我能够躺一下。”我说:“总理,我给您设计一个全自动的吧,您按一下电钮就行。”“不用,你设计一个用手摇的就行了。”总理说着指着面前的一张藤椅说:“这是毛主席专门从湖南给我捎来的,但是靠背稍矮了点,你做的椅子比这个稍高点。”
那天我哭了,我没有想到总理病得这么重。回到家里,我连夜为总理设计了一把椅子。设计图纸一出来,我就立刻赶往当时的北郊木材厂,和一位姓毛的工程师用最快的速度赶制出一张左边一摇可以躺下来、右边一摇脚部可以抬高的椅子。送到总理那里,总理试了试,很满意地说:“很好、很好,如果能再宽一点,我都不想下来,就在上面睡觉。”于是,我们连夜又为总理做了一把更宽一点的椅子。总理说:“谢谢你们帮我做了两把椅子,不过花费的钱应由我自己出。”
听说总理直到去世,坐的都是这把椅子。
党史小故事七:
毛泽东的拐杖情缘
毛泽东一生热爱山水,工作之余,登山是他的一大爱好。拐杖,成为他晚年登山必不可少的用品。他对拐杖没有什么讲究,不管木制的还是竹制的,只要合用就行。在众多拐杖中,他特别喜欢一根竹拐杖,这根拐杖来自杭州丁家山。
毛泽东喜欢杭州,称杭州为第二故乡,生前先后40多次来杭州。20世纪60年代初,有一次毛泽东登丁家山,上山前,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当作拐杖,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散发着清新竹香的拐杖上山。途中,他仿佛想起了什么,突然停住了,郑重地问工作人员:“这根竹子有没有付钱?”工作人员回答说:“老乡本来不收钱,但我们还是付了。”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毛泽东对这根拐杖喜爱有加,上山后吩咐工作人员不要丢掉,要带回北京去。
后来,无论是在中南海散步,还是外出视察,毛泽东一直使用这根未经雕琢的拐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曾有人给毛泽东送精致的拐杖,但是他却从不留用。对于从野外带回来的这根竹拐杖,他却敝帚自珍,视为珍宝。
有一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考察,随身带着的就是在杭州丁家山上用过的竹拐杖。其间,越南主席胡志明来中国访问,到长沙拜见毛泽东。毛泽东与胡志明交情很深,两人相见甚欢。有一天散步时,胡志明突然向毛泽东提出交换拐杖,以资纪念。毛泽东看了看胡志明手中精致的拐杖,扬起自己手中的竹拐杖,风趣地说:“就这根打狗棍跟你换?换不得,你的太漂亮了。”胡志明拗不过毛泽东,只好带着遗憾回去了。
生活作风绝不仅仅是一己的好恶问题,还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精神品格的具体反映。生活俭朴是毛泽东的一贯本色,他不太注重物质享受,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拒奢侈崇俭朴。他的拐杖就是最好的说明。
毛泽东喜欢拐杖,宁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担架,更不愿坐轿子。
1947年3月,胡宗南重兵进逼延安,毛泽东率中央机关部分人员离开延安转战陕北。其时,他肺炎初愈,身体虚弱。卫士们考虑到他行军困难,为他准备了一副担架,可他坚决不坐,非与大家一起徒步行军。毛泽东不坐担架,这让大家很伤脑筋。警卫员孙振国找了根柳木棍,送给毛泽东说:“您就用这根柳木棍做拐杖吧,这样走起路来也许会省力一些。”毛泽东拄着木棍,试走了几步,很是满意。此后毛泽东就拄着这根木棍转战陕北。
晚年,毛泽东的登山爱好没有改变,但他有一个原则即上山不坐轿。有一次,毛泽东邀张治中同乘专列外出考察。火车到了安徽,张治中建议毛泽东上黄山看一看,毛泽东心有所动,但是,当他得知不能开车上山,只能坐轿登山时,就毅然放弃了,“那我就不去了,我不坐轿”。
很多人对毛泽东不坐担架、不坐轿子感到不解,对此,他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解释说:“坐轿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我毛泽东不能坐!”
作为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他比谁都更有权力和条件要求好的物质享受,可他从来不搞特殊化。宁愿拄杖徒步,也不坐轿子,正是他公仆本色的体现。“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勤务员,当主席也不能比别人特殊,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毛主席之所以被人民爱戴和怀念,原因也在于此。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使广大党员谨守朴素的生活作风,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牢记人民公仆的本色,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对此,也许可以从毛泽东的拐杖中得到一些启示吧!党史小故事八: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翻看、接触只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
对于陈云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的爱人于若木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乘过陈云的小汽车。
他的女儿陈伟华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从农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工作。
考虑到教学一线教师紧缺,她在陈云的鼓励下毅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工作岗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直至退休。陈伟华弃政从教的事迹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美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陈伟华忆称,“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2年7个月,“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姊姊曾到江西给父亲做饭,照顾他的生活10个月”。爸爸对姊姊说,“你在我这儿10个月,没有给国家干事,是为了照顾我,你不能拿国家的工资”。让姊姊把这10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
党史小故事九:
解放后,吴德峰长期担任政法战线的领导工作。有一次,他继母的一个侄儿因为当过国民党特务而被人民政府逮捕,亲戚前来求情,他严肃地说:“我们是共产党,不是国民党,求情无济于事”。亲戚无功而返。
镇压反革命时,吴德峰的胞弟吴世悉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认定他有罪,便派人到武汉将其抓回保康县。亲属们到武汉求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德峰帮忙,让他给当地政府打招呼关照。吴德峰不但没做打招呼的工作,反而一直说服亲属,要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政策办。
吴德峰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期间,原来的部下曾有人求他解决一些个人问题,每次都遭到他的拒绝。他对来人说,“正因为你原来是我的部下,我才更要严格要求你、爱护你。我们都是党培养多年的干部,可不能拿党的原则当儿戏!”
由于吴德峰总是把前来疏通关系的亲朋好友拒之门外,他的勤务员常常感慨,“要走吴老的后门算是没门,他叫你连窗户都爬不进去!”
党史小故事十:
今天给大家说说新四军的由来和新四军历史。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国民政府宣布"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销"。
中国共产党对此针锋相对,宣布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重建后的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8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
1938年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由武汉迁至南昌,集中改编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指示设计新四军臂章。当时,八路军曾佩戴有"抗敌"两字的臂章。美术工作者吕蒙等人受此启发,提议新四军臂章上画上一个身背斗笠,左手持枪、右手指向前方的战士,并在左下角标明"抗敌"两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的决心。此臂章得到叶挺等新四军指挥员的认可,成了最初的新四军臂章。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1939年春,新四军为了动员广大官兵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四军作战方针的指示,配合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舞士气,军部首长动议创作一首新四军军歌。3月间,首先由陈毅写出歌
词初稿《十年》,后经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体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发表在新四军的刊物上,署名为"集体创作,陈毅执笔"。由何士德谱曲后,这首歌就在新四军中传唱开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歌曲之一。这首歌以昂扬振奋的旋律,威武雄壮的气势,表现了新四军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
推荐访问:党史小故事大全5-8分钟 党史 小故事 大全